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,赶紧选购吧!
文档帮助中心
文章分类列表

攻丝加工丝锥的选择及加工要点

润滑油知识 > 攻丝加工丝锥的选择及加工要点

  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方法叫攻丝(又叫攻螺纹)。

  1.丝锥

  丝锥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,如图所示。

  柄部装入铰杠传递扭矩,便于攻丝。工作部分由切削,校准两部分组成。对于M6~M24的手用丝锥通常制成两支一套,称为头锥和二锥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切削部分的锥度不同。对于M6或大于M24的一般制成三支一套,分别称为头锥、二锥和三锥。主要是小直径丝锥强度小,容易折断。大直径丝锥切削余量大,需要分多次切削。丝锥校准部分的作用主要用于引导丝锥和校准螺纹牙形。

  丝锥的分类

  1)丝锥根据其形状分为:直槽丝锥、螺旋槽丝锥、螺尖丝锥、挤压丝锥,其性能各有所长。

  A.直槽丝锥:它通用性最强,通孔或不通孔、有色金属或黑色金属均可加工,价格也最便宜。但是针对性也较差,什么都可做,什么都不是做得最好。切削锥部分可以有2、4、6牙,短锥用于不通孔,长锥用于通孔。只要底孔足够深,就应尽量选用切削锥长一些的,这样分担切削负荷的齿多一些,使用寿命也长一些。

  B.螺旋槽丝锥:比较适合加工不通孔螺纹,加工时切屑向后排出。由于螺旋角的缘故,丝锥实际切削前角会随螺旋角增大而加大。经验告诉我们:加工黑色金属的,螺旋角选的小一点,一般在30度左右,保证螺旋齿的强度。加工有色金属的,螺旋角选的大一点,可在45度左右,切削锋利一些。

  C.螺尖丝锥:加工螺纹时切屑向前排出。它的芯部尺寸设计比较大,强度较好,可承受较大的切削力。加工有色金属、不锈钢、黑色金属效果都很好,通孔螺纹应优先采用螺尖丝锥。

  D.挤压丝锥:比较适合加工有色金属,与上述切削丝锥工作原理不同,它是对金属进行挤压,使之塑形变形,形成内螺纹的。挤压成形的内螺纹金属纤维是连续的,抗拉,抗剪强度教高,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也教好,不过挤压丝锥底孔要求较高:过大,基础金属量少,造成内螺纹小径过大, 强度不够。过小,封闭挤压的金属无处可去,造成丝锥折断。计算式为:底孔直径=内螺纹公称直径-0.5螺距。

  2)丝锥根据使用方法,常分为手用丝锥、机用丝锥、螺母丝锥(用于在螺母加工机床上切制螺纹)、板牙丝锥(用于切制和校正板牙螺纹)、管螺纹丝锥和锥形螺纹丝锥.机用和手用丝锥是切制普通螺纹的标准丝锥。中国习惯上把制造精度较高的高速钢磨牙丝锥称为机用丝锥,把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的滚牙(或切牙)丝锥称为手用丝锥,实际上两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。通常,丝锥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。工作部分又分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,前者磨有切削锥,担负切削工作,后者用以校准螺纹的尺寸和形状。

  2.攻丝加工要点

  1)攻丝操作攻丝前需要钻底孔,由于攻丝时丝锥的切削刃除对金属有切削作用外,对工件材料还产生挤压作用。挤压结果,可能造成丝锥被挤住,发生崩刃、折断及工件乱扣现象,所以要根据不同材料首先确定螺纹底孔的直径(即钻底孔所用钻头的直径)和深度,对此可查有关手册或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:

  A.脆性材料(如铸铁、青铜等):底孔直径Do =螺纹大径D-(1.05~1.10)×螺距P

  B.韧性材料(如钢、紫铜等):底孔直径Do=螺纹大径D-螺距P 攻盲孔(即不通孔)螺纹时,因丝锥不能攻到底,所以钻孔底深度要大于螺纹长度。

  即:底孔深度L=螺纹的有效长度L+0.7×螺纹大径D

  2)工件上螺纹底孔的孔口要倒角,通孔螺纹两端都倒角。其倒角尺寸一般为(1~1.5)螺距P×45o.若是通孔两端均要倒角。倒角有利于丝锥开始切削时切入,且可避免孔口螺纹牙齿崩裂。

  3)工件夹位置要正确,尽量使螺纹孔中心线置于水平或竖直位置,使攻丝容易判断丝锥轴线是否垂直于工件的平面。这样在攻螺纹时,就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和保持丝锥垂直于工件螺纹基面的方向。

  4)在开始攻螺纹时,尽量把丝锥放正,然后用一手压住丝锥的轴线方向,用另一手轻轻转动铰杠。当丝锥旋转1~2圈后,从正面或侧面观察丝锥是否和工件的螺纹基面垂直,必要时可用直角尺进行校正,一般在攻进3~4圈螺纹后,丝锥的方向就基本确定。如果开始攻螺纹不正,可将丝锥旋出,用二锥加以纠正,然后再用头锥攻螺纹,当丝锥的切削部分全部进入工件时就不再需要施加轴向力,靠螺纹自然旋进即可。

  5)攻螺纹时,每次旋转铰杠,丝锥的旋进不应太多,一般以每次旋进1/2~1转为宜,M5以下的丝锥一次旋进不得大于1/2转;手攻细牙螺纹或精度要求较高的螺纹时,每次的进给量还要适当减少;攻削铸铁比攻削钢材时的速度可以适当快一些,每次旋进后,再倒转约为旋进的1/2的行程;攻削较深的螺纹时,回转的行程还要大一些,并需往复拧转几次,可折断切屑,利于排屑,减少切削刃粘屑现象,以保持锋利的刃口;同时使切削液顺利地进入切削部位,起到冷却润滑作用。

  6)转动铰杠时,操作者的两手用力要平衡,切忌用力过猛和左右晃动,否则容易将螺纹牙型撕裂和导致螺纹孔扩大及出现锥度。

  7)攻螺纹时,如感到很费力时,切不可强行攻螺纹,应将丝锥倒转,使切屑排除,或用二锥攻削几圈,以减轻头锥切削部分的负荷,然后再用头锥继续攻螺纹仍然很吃力或断续发出“咯、咯”的声音,则切削不正常或丝锥磨损,应立即停止攻螺纹,查找原因,否则丝锥有折断的可能。

  8)用成组丝锥攻螺纹时,在头锥攻完后,应先用手将而锥或三锥旋进螺纹孔内,一直到旋不动时,才能使用铰杠操作,防止对不准前一丝锥攻的螺纹而产生乱扣的现象。

  9)攻削M3以下的螺纹孔时,如果是小工件,可用一只手拿着带丝锥的铰杠或特制的短柄铰杠进行攻螺纹,这样可避免强力攻削,防止丝锥折断。

  10)遇到攻不通的螺孔时,要经常退出丝锥,将切屑清除,以保证螺纹孔的有效长度.攻削不通的螺纹时,当末锥共完,用铰杠带动丝锥倒旋松动后,应用手将丝锥旋出,不宜用铰杠旋出丝锥,尤其不能用一只手快速拨动铰杠来旋出丝锥,因为攻完的螺纹孔和丝锥的配合较松,而铰杠又重,若用铰杠旋出丝锥,容易产生摇摆和震动,从而破坏了螺纹的表面粗糙度。攻削通孔螺纹时,丝锥的校准部分尽量不要全部出头,以免扩大或损坏最后的几扣螺纹。

  11)攻塑性材料的螺孔时,要加润滑冷却液,对于钢料,一般用机油或浓度较大的乳化液,要求较高的可用菜油或二硫化钼等。对于不锈钢,可用30号机油或硫化油。

  12)攻丝过程中换用后一支丝锥时,要用手先旋入已攻出的螺纹中,至不能再旋进时,然后用绞手扳转。在末锥攻完退出时,也要避免快速转动绞手,最好用手旋出,以保证已攻好的螺纹质量不受影响。

  13)机攻时,丝锥与螺孔要保持同轴性.丝锥的校准部分不能全部出头,否则在反车退出丝锥时会产生乱牙.机攻时的切削速度,一般钢料为6-15米/分;调质钢或较硬的钢料为5-10米/分;不锈钢为2-7米/分;铸铁为8-10米/分。在同样材料时,丝锥直径小取较高值,丝锥直径大取较低值。

  攻丝速度参考

  以上就是本文介绍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。


发表评论
* 内容: